万病之源始于心
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《黄帝内经》所蕴含的天地生命之理,是看破世间问题的智慧,上可治国齐家,下可治病救人。参透其真理,则万般病相,皆为心相。
“心者,五脏六腑之主也……故悲哀忧愁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。”
——《黄帝内经 · 灵枢篇 · 口问》
一切疑难杂症,皆为心病,当我们内心产生情绪波动的时候,病就开始生成,如果不及时调整,久而久之,病相就会显现。“百病由气得,气通百病消”,我们的心情影响着体内气的运转。
那么,何谓“气”呢?
古人不像现代有精密的仪器去检测微观粒子,只能通过自身的感受,将人体内看不见且不断流动着的细微物质称之为“气”。气藏于血,并推动血液在五脏之间循环运行。我们由“心动”而生的情绪“喜怒思恐悲”影响着“心肝脾肾肺”的正常运行。
如《素问.举痛论》说:
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”。又如“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”等,都说明了情绪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、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。你肯定听过“相思成疾”这个成语,因为太过思念一个人,食之无味,夜不能寐,身心俱疲,无精打采。
如果不知其心因,普通医生也只是对症下药:食之无味就吃开胃药;夜不能寐就吃助眠药;身心俱疲,无精打采,就叮嘱你早睡早起,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殊不知这只是表象,其根源在于心病。
如《素问.举痛论》说:
“思则气结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,当我们体内的气纠结在一起,无法正常运转时,会影响各脏器的功能,导致内分泌紊乱,就表现为食之无味,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。长此以往,自然身心俱疲,无精打采。当然这里的“思”不单指相思,而是指我们心里有事,一直惦记的事会扰乱我们的思绪,打乱气的正常运行而纠结成一团。“心烦意乱”说的也是这种情况。
较为常见的是,当我们“心存芥蒂”就会更容易造成气结,“芥蒂”本指细小的梗塞物,后比喻不满或不快,在这里我们理解为存有私心。当我们做事存有私心时,心就很容易被外界影响。如干坏事时容易担惊受怕,怀着个人目的与人合作时就会产生猜忌,做事只顾自己得到好处时就容易想太多......当你无法心安时,气不顺,气结就容易形成。
人体的大多数疾病都是长期的“气结”导致的,
要掌握身体主动权,根治病相,就要先了解我们的身心,学会调用身体的潜能。
欢迎来到慧治根本——健康身心工作坊
来“慧治根本·身心健康工作坊”,听听经验丰富的医师周明,
用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与潜心学习的医理,融合出的一套独特理论及调理方法,给你讲讲那些藏在你身体里的秘密。
帮助你解决那些反复困扰着你的身心问题,打开那些气结的地方,让它复归畅达有序的流动中去。
当你的气结被疏散,身体自然就健康。
“疾病只是肉身的表象,心不通才是疾病的根源。”
来慧治根本,了解如何透过身体本身的力量,
从根源扭转成年困扰健康的问题!